發(fā)布時間:2013-09-09 10:54:15
點擊數(shù):91366 次
一個完美的工作團隊不純粹是由精英們打造的,它往往還包含一些怪杰和可愛的傻瓜,這是《哈佛商業(yè)評論》一篇名為「怪杰、可愛傻瓜與社會網(wǎng)絡」文章,提出的一個有趣看法。我們很容易忽視一個事實:雖然大多數(shù)人都認為同事的“能力”比“親和力”重要,但研究結論卻表明,員工與自己喜愛的同事一起工作時更有活力、也更有效率。那么,為什么“親和力”對工作關系如此重要?原因也很簡單:合作團隊并非單打獨斗的個人競技場,相反,在人與人相處的合作團隊中,親和力才是創(chuàng)造力的基礎!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、愉快、輕松的氛圍中。有人有一種擔心,刻意營造親和力是否會犧牲多元化?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老好人的庸才團隊。恰好相反,親和力與多元化之間并非悖論而是相輔相成關系。
事實上,中國老祖宗早就認識到“和而不同”的價值!所謂“和而不同”,是指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,但在對具體問題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。事實上,孔子將“和”與“同”的差別引入到人際關系中,于是,便有了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。換言之,真正的朋友赤誠相見并不尋求處處一致;相反,容忍對方獨立的見解,即使暫時統(tǒng)一不了思想,也不會傷了和氣。如同烹調,將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調合在一起,才能達到一種五味俱全的境界;反之,如果好咸者一味放鹽/好酸者拼命倒醋,后果不堪設想。那么,能否打造一個“多元化”與“親和力”兼容的合作團隊哪?答案是肯定的。
我們知道,自工業(yè)社會以來一直遵循“分工式合作”原則:有了分工,所以才有了合作。但是,在非制造型團隊之外創(chuàng)造型團隊的面前,傳統(tǒng)的“分工式合作”卻失效了!事實上,由于創(chuàng)造性工作很難或根本就無法分工——包括了點子或創(chuàng)意、設計方案、解決方案等等——至少,分工式合作在它們那里失效了。我們從未聽說過這樣的荒唐事:兄弟,你負責上一段創(chuàng)意吧,我來負責下一段創(chuàng)意。當然,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彼此之間無法合作,相反,它們合作方式有些令人意外:思想或觀點之間相互碰撞,才是它們唯一合作方式。換言之,如果你不提供“與眾不同”觀點或看法,那么,合作既不會發(fā)生、也不會產生成果!
一些人之所以畏懼“思想的碰撞”,其實更多的是畏懼矛盾和沖突。在他們看來,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,不僅會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,而且會破壞團隊和諧氛圍。
與此相反的一個現(xiàn)象是,在居家的生活方式中——夫妻之間、朋友之間等等——并不特別畏懼矛盾和沖突,相反,沒有了打打鬧鬧、拌嘴口角的沖突,反而可能是居家生活出了問題。那么,為什么居家的生活方式中,并不特別畏懼矛盾和沖突哪?其中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居家生活方式中,它們使用“情感”維護著它們之間的關系。我們常說夫妻吵架是“床頭吵架床尾合”,說的就是情感而非契約維持著關系。這其中,吵架是表面現(xiàn)象,是否有感情才是夫妻和好的關鍵。與夫妻之間吵架卻能和好如初有些類似的,創(chuàng)造型的團隊之所以并不畏懼矛盾和沖突,原因就是他們彼此之間依賴感情而非契約,來決定他們之間的團隊合作。
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:人與人之間關系,一種依靠“契約”方式建立相互關系,另一種依靠“情感”方式建立相互聯(lián)系。我們知道,之前典型工業(yè)企業(yè)是依靠“契約”方式來建立聯(lián)系。契約有一個顯著特征,就是責/權清楚并且界限分明:先分清楚哪些責任是你的、哪些責任是我的,你我之間才有可能有效的合作。但是,在另一種非工作環(huán)境的生活式中,主要是依靠情感方式而非契約方式,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從管理層面來說,更多是暗指工作與工作之間的關系,包括了工作是如何界定的?工作與工作之間是如何連接的?等等。由于創(chuàng)造性的工作方式并不構成“上一道工序、下一道工序”的嚴密組織流程,因而契約的作用不那么明顯,相反,由于一群人聚在一起創(chuàng)造需要爭議或激烈爭議,情感的作用開始明顯加大。
一方面,由于創(chuàng)造性工作本身很難或無法分工,另一方面,由于有了情感。我們才不會畏懼思想或觀點的沖突。我們只要看看Google公司的工作場景,就會明白情感而非契約建立相互聯(lián)系是怎么回事:在Google公司的辦公室里,代表著紀律嚴明的統(tǒng)一裝飾色不見了!知識工作者正在按照個人的喜好把個人工作空間變得五顏六色,人們不僅可以懶洋洋的躺在沙發(fā)上工作,甚至可以帶著自己的愛狗一同來工作……,顯然,這樣的工作場景,同居家生活是如此的相似,只會讓我們想到一個詞:生活方式!由于這種新場景,既不排斥個人的生活方式,也不限制人與人之間的爭議,它才是有利于以創(chuàng)意為代表的智慧產生的新場景。
事實上,由于人與人之間有了情感紐帶,即使彼此發(fā)生了激烈的爭議,也不是十分嚴重的事情。由于這種“場景”更象是七嘴八舌、打打鬧鬧的居家生活片段,并不是嚴肅認認真的秩序井然的課堂,因此,摩擦、矛盾甚至激烈沖突,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故事情節(jié)。在這里,矛盾沖突隱喻的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。顯而易見,“思想的碰撞”不可避免會遭遇到人與人之間的沖突。一般來說,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或沖突,既有思想或觀念層面的沖突,也有純粹個人性格層面的沖突,它們往往相互參雜其中,結果就是導致人與人之間矛盾沖突不斷升級。因此,你必須區(qū)分哪些是“有價值的沖突”,哪些是“純粹性格層面的沖突”?區(qū)分它們的標準,并非僅僅只是對事不對人,還因為個體之間的情感紐帶,才不會導致沖突加劇。
有人喊出了“那里有思想的碰撞,那里就有智慧的成長”的口號,可它并沒有意識到:所謂“思想的碰撞”,其實是建立一個允許摩擦、矛盾和沖突的組織或團隊的環(huán)境。
這也是為什么“有的團隊適合智慧的生長、有的團隊卻毀滅智慧”的原因:凡是依賴情感而非契約建立相互聯(lián)系的團隊,并不畏懼矛盾與沖突而是鼓勵個體發(fā)出各種不同異見;相反,凡是依靠契約而非情感建立相互聯(lián)系的團隊,表面上和和氣氣而實際上卻人際關系緊張。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:個人的獨到見解,其實來自于其它人智慧的啟發(fā)。這也是組織或團隊環(huán)境價值所在:不畏懼沖突或矛盾,因為它們早已經(jīng)形成了情感聯(lián)系的紐帶。事實上,早先的目標管理隱含著“統(tǒng)一思想”的味道,并且以組織目標名義排斥個人不同聲音,因此,從這個角度來說,目標管理下的場景多半是不適合智慧生長的場景,相反,由于問題管理關注的是問題本身,并且允許思想與思想之間碰撞,它才是適合智慧生長的場景。
“怪杰”變得更加“可愛”秘笈。
“怪才”——也就是創(chuàng)新型人才——在團隊中必不可少!一旦假如缺少了它們,不僅團隊缺乏創(chuàng)造的火花,而且整個團隊看起來死氣沉沉、甚至淪落為一群毫無創(chuàng)造力的庸才團隊。
事實上,創(chuàng)造型團隊的管理,猶如手捧一盆仙人掌,既美麗又刺手:美麗是因為他們充滿令人驚異的智慧,刺手常常是因為表現(xiàn)出不馴服的個性。一些團隊管理者常常期待著這樣的場景:既貢獻智慧又馴服聽話?伤麄兊钠谕3B淞丝眨驗樵凇柏暙I智慧”和“馴服聽話”之間,橫亙著一條跳不過去的鴻溝,那就是個體的個性。一般來說,創(chuàng)造力越是獨特,個性就越強烈或越鮮明,反之,馴服聽話的綿羊式的人,多半不具備與眾不同的創(chuàng)造力。我們一旦認識到與人融合相處的能力是一種技能,與人為善將成為優(yōu)秀合作團隊的寶貴資產。
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:創(chuàng)新型人才在真實的現(xiàn)實生活中,由于個性怪癖往往令人討厭!其實,我們所討厭的并非技術或技能、而是創(chuàng)新性人才對于他人的態(tài)度令人生厭。事實上,人與人之間情感與信任,總是通過對于他人貢獻方式表現(xiàn)出來,換言之,信任對于他人而言,總是表現(xiàn)為“我需要你”類似語言。更進一步的說,只有當“我需要你”不斷加強,情感才會變得越來越深厚;反之,假如表現(xiàn)為“我不需要你”,那么,情感就會不斷淡化以至于最終消失。事實上,依靠情感而非契約建立起的合作團隊,總是表現(xiàn)為“與人為善”特征。
一般來說,我們對待他人的態(tài)度或看法通常有三種:第一種是“……不”,第二種是……“可是”,第三種是“……還有”。最后一種,才意味著你學會了與人為善這項技能。
第一種“……不”,代表的是不假思索的否定,它用符號表示就是“-1”。通常來說,否定他人的結果,往往是引發(fā)爭論甚至激烈沖突。這種情況通常是發(fā)生在偏執(zhí)的科學工作者,或,有嚴重性格缺陷的人身上。事實上,一些人之所以看起來缺乏合作精神,其實問題并非是出在知識上而是出在了對于他人的態(tài)度上。一些人以為質疑是科學精神的體現(xiàn),其實“質疑”也是有技巧的,因為你質疑的不僅僅是知識,還同時質疑或否定了人(包括了他人的人格、人品等等),因此,第一種態(tài)度是不可取的態(tài)度,至少是不夠尊重他人的人格或尊嚴。
第二種是“……可是”,通常代表的是先肯定你、之后再否定你,它用符號表示就是“-1+1”。一般來說,這也是所謂的“懂一點溝通技巧”的人慣用的方法:通常先鼓勵性的肯定你,之后再批評性的否定你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,無論前面聽到了多少動聽的贊許之詞,只要一聽到“可是”,就知道了后面的話多半是否定自己。這種一冷一熱的反差,不僅不利于溝通與合作,反而是在變相的否定他人的智慧。其實,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吸收他人的智慧,假如不是這樣,那么團隊合作就變得毫無意義。至少,你需要從他人的質疑聲中,聽出他人的閃光的智慧,而這通常并不是以“可是”這樣的語氣表達出來的。
第三種是“……除此之外,還有……”。它代表首先是肯定他人并且生出了新智慧。它用符號表示就是“+1+1”。前一個+1代表的是贊同或贊美他人,后一個+1代表的是受到他人啟發(fā)而新生出的自己智慧。我們常說“第一種看法和第二種看法綜合起來,形成了第三種看法”,其實就是我們受到其它人智慧啟發(fā),形成的第三種智慧。假如沒有其它人智慧的貢獻,那么,令人叫絕的第三種智慧就不會誕生。一般而言,當你說出“還有”時,通常是眼睛中放射著光芒,意思是“我怎么沒想到?除此之外,還應該或還有……這樣”等等。只有這樣才代表著你真正理解了合作或團隊合作的意義:沒有了他人的智慧,你的新智慧也不會誕生。
因此,當“怪才”不懂合作/令人生厭時,你嘗試著問問自己:你是否會說“……除此之外,還有……”?!它才代表貢獻你的智慧、而不僅僅只是容易引發(fā)沖突的粗暴否定他人。
之前,我們很少會把對待他人“態(tài)度”看作一種技能,可是,由于隱性知識被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開始逐漸認識到隱性知識作用要大于顯性知識,也就是“與人溝通”能力要大于技術本身。事實上,當隱性知識之一態(tài)度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知識,意味著我們對待他人的態(tài)度是一種必備的技能。這其中,態(tài)度也分兩種,一種是對待問題本身的態(tài)度,另一種是對待他人的態(tài)度。前者沒有什么可特別提示的,假如他對問題不感興趣,自然會被排除在貢獻創(chuàng)造智慧之外;而后者對待他人的態(tài)度,則是一種創(chuàng)造團隊必不可少的知識。因此,你嘗試著學會說“……除此之外,還有……”!原因也很簡單:很少或幾乎沒有人拒絕他人善意的智慧。
“可愛的傻瓜”是團隊的潤滑劑。
如果一個合作團隊中,人人都是桀驁不馴的精英,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事情!事實上,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友”,中國古人在人與人之間關系處理上的告誡,同樣適用于合作團隊的管理。通俗點說,高手云集的合作團隊,有點象滾珠軸承:軸承體是團隊,個體就是滾珠。而滾珠與滾珠之間可以自由通暢滾動,不僅依賴于個體的自由空間,還需要一種潤滑劑,就是看似無能的可愛傻瓜。有時候,“難得糊涂”就是最大的智慧。事實上,如同機器運轉需要潤滑劑一樣,良好的人際關系也需加潤滑劑,而可愛的傻瓜就是團隊的潤滑劑。
我們借用漢迪“三葉草組織”說法,合作團隊并非垂直的兩片葉子、而是圓形的三片葉子:第一片葉子,目標明確且包容他人管理者,譬如西游記中的唐僧;第二片葉子,極具創(chuàng)新精神的怪才,譬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;第三片葉子,看似無能“可愛的傻瓜”,譬如西游記中的豬八戒。事實上,團隊并非單打獨斗的個人競技場,我們一旦認識到人與人融洽相處是一種能力,那么,看似無能“可愛的傻瓜”將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人。因為它們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本事,就是“揣著明白裝糊涂”,將矛盾沖突化解于無形之中。我們不妨假想一下:如果團隊中只有唐僧與孫悟空,一旦唐僧與孫悟空發(fā)生激烈爭執(zhí),局面將變得不可收拾。
那么,為什么第三片葉子——看似無能“可愛的傻瓜”——在團隊中變得必不可少哪?
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:在一個多元化的合作團隊中,親和力才是創(chuàng)造力的基礎。那么,什么是親和力?所謂親和力并非組織的制度規(guī)章、而是人與人相處時散發(fā)出的某種味道,它看不見、也摸不著,我們未必能夠清晰的描述它但我們卻能時刻,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它。事實上,組織氛圍是在員工之間的不斷交流和互動中逐漸形成的,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組織氛圍也就無從談起。制度在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限,最多也不過起到一個最基本的保障作用。這其中,人是組織環(huán)境中最重要的因素,好的組織氛圍,是由人與人之間互動形成的。
譬如,當一個人從一個組織跳槽到一個組織時,他能明顯感覺到,這個新公司與他曾經(jīng)工作過的舊公司不大一樣:可以直呼領導的名字、可以隨意拍拍某人肩膀、可以大聲的喧嘩以及激烈的爭執(zhí)……,總之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親密?墒牵斔ь^看一眼墻上的規(guī)章制度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它與老公司的規(guī)章制度大同小異,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(qū)別。也就是說,同樣的規(guī)章制度下,他的感受卻截然相反。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(yè)會將“(允許)直呼名字、(允許)拍拍肩膀……”等等寫入組織的規(guī)章制度中(那將成為笑柄)。但它卻真實的存在與組織團隊中,并且形成了我們能夠感受或體驗的一種組織氣氛。
為了更為的區(qū)分“企業(yè)文化”與“組織氣氛”之間的區(qū)別,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:組織和個體之間的互動,形成的是所謂企業(yè)文化;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,形成的是組織氣氛。通俗的說,同事之間的關系,才代表著組織氣氛或氛圍。首先,同事之間是平等的,才有可能形成或達成某種默契,否則就會演變成上級對下級的命令。其次,同事之間很難劃清責任(對于知識工作者而言),情感才會超越責任而凸顯出來,否則,責任一旦清晰反而會因“自掃門前雪”,而留下大片的責任空白區(qū)域無法彌補。第三,同事之間的相互鼓勵,才是最好的鼓勵,而并非上級的鼓勵才是最好的鼓勵,并且會形成某種恰當?shù)牧夹缘慕M織氛圍。
其實,就企業(yè)組織整體而言,大部分組織的規(guī)章制度,都是大同小異,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(qū)別。可是,我們依舊能夠在近似或相同的規(guī)章制度下,區(qū)分出“好公司”和“壞公司”。那么,我們區(qū)分的標準是什么哪?其實,我們并沒有具體的標準。我們所依賴的就是一些“道聽途說”的小道消息所散發(fā)出來的組織氣息。譬如,一個知識工作者的跳槽,未必象我們假想的那樣從低薪酬跳向高薪酬,相反,他跳槽的那家新公司的薪酬,可能還不及早先的舊公司,而他之所以從高薪酬跳向低薪酬,原因就是:新公司的組織氣氛或氛圍吸引他!
因此,從這個角度來說,“可愛的傻瓜”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事實上,任何一個組織團隊中,總有這樣一類人:它們有點象傻傻呆呆的豬八戒,不計較、不浮躁、不生氣……,傻傻呆呆看似無能、但總有同事喜歡找他們聊聊天所說話,因為他們理解它人和包容它人,相信幫助同事就是幫助自己。他們超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,獲得難得糊涂或可愛傻瓜稱號。之前,無論管理理論上還是實際工作中,并不會把他們看做團隊中的人才、甚至認為它們是多余的人。然而,一旦離開了它們,人際關系頓時變得劍拔弩張!這時候,我們才意識到看似無能“可愛的傻瓜”扮演了無可替代的潤滑劑的作用!
某種程度上,“可愛的傻瓜”既有個人性格因素、也是團隊長期磨合的結果。一個眼神、一個簡單的手勢、一個會意的微笑……等等,構成了個體之間究竟是親密無間、還是相互疏遠甚至充滿敵意?就如同“激情”也是可以傳染的一樣,組織氛圍的作用,就是將一種良性的情緒傳遞給其它組織成員,并且成為組織團隊一種極具粘性的凝聚力。在這里,我使用的詞語是“感受到”,而不是知道或看到,因為那是一種無形的氣氛或氛圍,有些類似中國功夫中的“氣場”,它通常是只能意會/無法言傳,作為一種可以感受到的組織氛圍而存在。
最后,一個優(yōu)秀的合作團隊,三類人唐僧、孫悟空以及豬八戒,一個都不能少——目標制定者是唐僧,創(chuàng)新者非怪才孫悟空莫屬,傻傻呆呆豬八戒維系著團隊的微妙平衡——假如你的團隊運行不暢出了問題,那么,清你仔細檢查一下:你的合作團隊里,究竟少了誰?